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l文献交流评论综合评论

西沐:中国非遗推广与传播决定着非遗发展的未来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发布时间:2017-06-05 11:02:53
 

西沐

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甚至决定着非遗发展的未来。当前我们在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播方面做的不好,意识与理念比较滞后,方法与手段很多时候与时代脱节,现实效应也比较差。所以,亟需要在当代大的环境中,面对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审美文化趣向的变迁,面对新科技融合与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趋势,进行更多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播方面研究、探索与创新。

一、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中的一些逐步凝聚的共识

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就是因为非遗的发展不仅仅是抢救与保护文化遗存、文化现象、文化传统,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的文化资源、文化精神、文化血脉传递的土壤,它更是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推广与传播,为什么成为我们研究与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因为,在当代大的发展环境下,非遗的发展遇到了很难化解的瓶颈,不断被边缘化,发展日趋式微,需要我们去用新的视角去探索与实践。结合我们这个研讨会的话题,我们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不断形成的重要的共识:

一是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是给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以前我们更多地是看到了互联网对非遗等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而忽视了互联网给非遗等传统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发展可能,生发了越来越具有生命力的形态与业态,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可能发展空间,可以说是焕发了非遗文化传统的活力与生命力。

二是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关键是要找到非遗传统文化形态与现代推广与传播业态之间有关联点。这决定着非遗及其文化发展的生存状况与发展前景。特别是在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播过程中,不能形成抢救、保护与推广、传播的“两张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破除这种思想与理念,自说自话的“两张皮”,在当代快速发展的 社会大潮之中,不解决这个问题,会将非遗发展逼入死胡同。所以,只有找到了这种结合点,非遗及其资源才能真正地活起来。

三是探索非遗文化的传播问题,可以说是在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发展过程中的抢救与保护及推广与传播是两个重要的过程,缺失那一个过程都会使非遗的发展变得残缺不全,更使非遗发展的战略意义大打折扣。所以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

四是非遗的推广与传播问题,已越来越多地超越了仅仅靠媒体进行运作的概念,它的发展更深层地涉及到资源的融合与发展的跨界等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成了一个更加立体的问题研究。

五是随着技术融合与媒介融合在更深层次的发展,互联网、数字化、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面对发展过程中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花大力气来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这些新问题,推动非遗及其资源在当代环境下的活化发展。

二、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如果要讲中国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中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多,不少问题也很严重。我们不可回避的是,中国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的能力不强,在中国非遗的发展过程中属于短腿的一个方面,急需要在创新的过程中奋起直追。但要概括地讲,根本上面临着两大问题:

一是能力建设的问题。在能力建设中,要首推非遗资源的活化能力问题,传承人的教育与管理、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与技艺资源化、系统化,非遗资源的转化特别是数字化,推广与传播平台建设,路径与方法的建设等等;其次是体制与政策的支持支撑,在强势的当代文化面前,中国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本身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态势,为此,要进一步确立非遗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政策到体制的建构等方面,都需要给予特别的支持与支撑,这也是中国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能力建设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再就是市场与产业能力形成的支撑也必不可少。

二是融合发展的问题。非遗的融合发展问题有两个大的方面:首先是非遗资源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吸收不同的元素进行融合发展;其次就是非遗资源及其要素,进行跨界融合发展。如非遗要素与当代设计进行融合发展,与当代市场与不同的产业业态融合就是一个重要的路径。另外,这种融合发展也会不断生发出新的创新方向,生发出新的业态。而这些发展的趋向,可以说是探索中国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融合发展的基础。

三、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中的基本阶段

中国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如果按照相应的模式与历史来划分,我们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即一是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推广与传播;二是基于非遗资源数字化的互联网条件下媒介融合环境框架下的推广与传播;三是以深度体验为核心的体验传播。为了方便分析,下面,分别来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来分析第一个阶段,即在传统媒介条件下。在传统媒介条件下,中国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一般的特点是单向度的、平面化的、媒介空间有限,并且大多通过视听读来灌输或是获得相应的信息与知识,这是由传统媒体的特性决定的。但这种状况已经很难适应我国非遗发展多元、多点、多变的复杂局面,多样态、立体化的生态化生存与发展态势,为此,需要有更多的改变与创新。

其次我们来分析第二段阶段,即数字媒介融合条件下。前面我们已将谈到,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关键是要找到非遗传统形态与现代推广与传播业态之间有关联点。其中,这个关联点的基础就是非遗资源的数字化。非遗资源数字化主要包含了一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资源与素材的数字化,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与出发点;二是内容的数字化,包括内容的生产、传播(包括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三是要重视数字化传播,除了内容生产数字化以外,传播的形式越来越依赖数字化,内容的传播也越来越依赖数字化的发展,首先是共享问题,也是非遗文化的大众化问题,越来越多的海量人群的传播;其次是精准传播问题,合适的时间、空间传播给合适的有需要的人,这个基于大数据的技术应用,如客户画像技术等,这都是一些很重要的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来谈第三个阶段,即体验传播条件下。体验传播是一个新的概念。我们常讲,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有两个: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科学在认知过程中更多地是依靠观察,而艺术在认知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依靠体悟体验。所以,体验在非遗推广与传播过程中意义重大。

非遗的的体验有两个这一方面:一是场景式体验;二是收藏、产业与产品的体验。在体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打破仅仅通过传统文献与师傅带徒弟式地学习体验、认知非遗资源价值的传统路径的格局,积极发展形成多元化的融合创新路径,来进一步强化与形成非遗及其资源的价值发现多元化的局面,即:

一是通过内容数字化及传播互联网化,使非遗及其资源的价值的传播更加便捷、更加迅速,进一步降低获取相关非遗及其资源的门槛与瓶颈,减少创新与融合发展的成本;

二是体验的科技化,是体验在文化的大背景下使内容更加深化、更加沉浸化,充分运用AR\VR等性的技术与方法,避免一提到传统非遗及其资源就与泛黄的古籍、衰败的遗存及腐朽的形式等联系起来,让成长与新时代与新科技环境下的青少年,面对传统非遗资源,难以激发自豪感,难以有吸引力,且容易产生自卑与挫败感,事实上,新的科技融合,特别是互联网与传统非遗文化的弘扬发展并不对立,特别是利用新科技融合技术、声光电技术及媒介融合技术等,最新进的科技融合手段不仅使传统非遗焕发青春,更能促进新的文化科技新业态的发展;

三是非遗产品的消费、交易与使用也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非遗文化体验,如电影、艺术衍生品等,都可以归为这一类,非遗文化产品的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遗文化体验的传播形式,特别是利用市场、产业等机制来通过消费式的体验来传播非遗文化,是一个时代的大课题;

四是世界范围内不同非遗文化的体验交流,是非遗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生命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非遗文化体验交流的国际化等方式、方法建设,不仅仅被进一步重视,并且会在进一步的体验交流中创新传播,也是非遗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与路径,这也同时为不断建构起我国文化资源的生发、生产与输出高地,提供了前提与基础。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非遗文化的交流、传播、输出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过程,更不是一个衰减的过程,而是一个交流、学习、生发、融合与创新的过程,这是由非遗文化资源的复用性与使用传播的增值性所决定的。这一点,对中国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播意义重大。

当然,中国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立体的状态,以上所分析的三个基本阶段,时方便分析的需要而进行的划分,事实上不可能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的、共融的。特别是在现阶段,更是相互交叉存在。所以,我们在具体的同时过程中,要注意并充分运用这个基本的现实状况,把中国非遗发展的推广与传播工作,在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做实做好。(本文是根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特约专家、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在互联网时代的传统技艺推广与传播论坛上的发言整合而成,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703.125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