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首 页艺术新闻文献交流艺术家展览展会视频中心润例行情专题报道艺购中心
当前位置: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文献交流评论综合评论

中国根书第一人杨玉冰:用根之舞蹈 谱大地欢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书画大百科  发布时间:2016-01-25 14:44:58

2014的夏天,国民党副主席、台湾嘉义市市长黄敏惠,代表嘉义市政府,接收到一份令她欣喜万分的赠品,这是一幅由杜娟花根制作的书法作品,四个苍劲的草书“华夏同根”盘根豪放、错节遒劲,其撇捺之间不见点滴翰墨,却又古朴致雅。黄敏惠本是诗书润养,修练书法之人,深知眼前的这幅作品,是中国书法形变意不变的难得佳作,慧眼识宝,欣喜难掩,在亲手迎接这一馈赠之时,她禁不住细细抚摸,远观近视连声赞叹。之于政治之外的家国情怀,由这幅作品牵扯着黄敏惠以及馈赠现场的所有华人,同根生的文化基质,也由这幅字在那特殊的两岸文化名士会聚的时刻慢慢浸润开来。

就是这个夏天,中国书法的创新——根书,由一个人带到台湾、韩国、法国等崇尚象形文字,引领世界艺术潮流的国家,演绎出一个个关于中国文字象形的传奇。这个人,就是袭一领布衣,坦然走上清华和北大讲台,以一堆残根让中国文字翩翩起舞的中国根书第一人杨玉冰。

走近杨玉冰,等于走近中国书法之美开辟的另一个领地,在那个回响着掌声和赞叹的空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开天辟地者的幸运,而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世间确有一些人,他们的幸运像荷马的诗篇一样流畅,但这种幸运成功的果实,最终还要到他们的德性中去找原因。这一至理名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体验,也承载着被历史鉴证过的所有因果,杨玉冰的步步走向无不证明了先哲们的预言,从来有因才有果,天不会为大将生奇材,也不会无缘无故光耀一个教书先生!

川南,最是青润碧绿的山水,滋养着一方水土的文化性格,百年之前走出过郭沫若的嘉州,在很远很久的月光下,还回荡过一代书香苏氏三杰的读书声,也许是这些文化巨匠灵秀通透的笔力引领,嘉州的人对于书画的热爱从泥里长出,拔节到郁郁葱葱。杨玉冰就出生在嘉州福地乐山下属的区县五通桥西坝镇。自幼被崇尚耕读文化的父亲引领,杨玉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墨水和汗水交织的农耕与诗书的集锦。六十年代中期,身为家中长子的杨玉冰,为尽儿女孝道,遵从父亲的旨意,十六岁就离开躁动不安的学校,回归静谧的田野,开始了自己的耕读生涯。是学校先生对其书法习练的肯定和赞美,让他在艰苦的劳作之后,以静静地临摹作为奖赏自己的休闲,那昏黄的灯下一笔一画的工整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聪明伶俐加上一手好字,十八岁的杨玉冰在修建沫江堰的过程中从劳力变为劳心,之后一支毛笔成就了他走上教学的课堂,走向校长的岗位,然而,真正为他打开艺术殿堂大门的,还是家乡茂密丛林中深藏的宝藏——根。

根,是植物和土壤揉和在一起的自然精灵,借根的天然造型,打磨雕塑成符合人类审美的艺术作品,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开始,1982年出土的战国时代根艺作品“辟邪”就证明了“根”在中国,很早就担当着生存工具之外的另一个功用,即于审美中转达人类的文化诉求。尽管根用天姿卓绝的性命愉悦了人类的眼睛,但根艺作品鼎盛时代并不久远,这门技艺在明清时期走向顶峰,又于清末慢慢消匿于茫茫人海。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根艺再露头角时,就与杨玉冰结下了奇缘。

上世纪80年代初,担任小学校长的杨玉冰业余的爱好就是钟情花草盆景,一次料理自己小花园的时候,杨玉冰无意中挖到了一枝形似小鹿的树根,由于在花鸟杂志上看过关于根艺的报道,他把玩这个小东西的时候心生把它变成守候书桌的艺术作品的念头。于是按图索骥,他依照自己脑海里关于传统吉祥物的构想,用另外找寻的一枝像鹤的树根,制作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鹿鹤同春”。尽管机缘巧凑让杨玉冰碰到了开启雕塑大门的根件,但真要做成一件根艺术作品并非想像的那么容易,仅仅是为了让这两枝根焕发出别样的生命,他翻阅了很多相关古籍文献,了解传统根艺的来龙去脉。

也许天赋异秉,杨玉冰的第一件作品就引来同事和邻居的啧啧称奇,这极大地调动了他对根艺的兴趣。这之后,周末的时光,杨玉冰除了在自家的菜园里忙碌外,更多的时间就是上山挖掘各种各样奇异的根,并做出了各种有趣而生动的根艺小摆件。而这些小作品几乎件件都成为朋友们喜爱的对象,找杨玉冰索要的人越来越多,而遇到奇特的根就给杨玉冰送来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那时的杨玉冰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上帝给他开的一道门,也没有意识到根会从此盘绕他生命,并呈现绚丽的奇景。

1985年,杨玉冰的一个从事园林工作的朋友兴冲冲地找到他家,说市风景园林局举办花卉盆景展,展销期间将评出优秀的作品。压根没想到自己会石破天惊的杨玉冰,对这次展会毫不在意,挥手让学生抱着他最喜欢的两件作品《鹿鹤同春》、《睡美人》走了。尽管心无杂念,但总归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总归是自己喜爱的艺术,当学生来通知他展出的信息后,出于想学习观摩其它人作品的愿望,杨玉冰专程在开展当天去了展览现场。到达比较晚的他一走进参展现场,就被形态各异的参展盆景作品吸引住了,他发现,但凡好一点的作品前,总是挤满了观看和照相的人,设计平平的作品却少有人问津,看了几处之后,他见一副作品前围了很多人,评头论足加照相的闪光灯频频,让他意识到定是一幅引人入胜的佳作。当他兴冲冲跑过去,好不容易挤进人群,眼前的作品让他目瞪口呆。那个被围观者啧啧称赞的作品,居然正是自己创作的《睡美人》和《鹿鹤同春》。

一股血冲上杨玉冰的头顶,耳边有人说:妙啊,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还有人说:抽象变形洽到好处,大家手笔。更有一个照相的人说:天造地设,巧在作者慧眼识珠。

杨玉冰就那么呆呆的在自己的作品前站了半天,众人的肯定和赞赏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那种被人赏识的兴奋感,在当时那一刻,只是咚咚咚跳动得自己都能听清的心脏的歌声。

有人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有人说掌声是最激励人的号角。第一次参展,就获得了金奖和铜奖,喜讯传来,杨玉冰手脚无措,甚至捧到证书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那张黄底红字的证书实实在在,这张纸催生了他之后发疯一样的挖掘和开采。挖掘是找寻根的奇巧,开采是开采天赋的灵感和联想,一些不起眼的根,要看出其中的韵味,要联想到其姿态的变幻走向,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灵性。杨玉冰在获奖后的短短一年里,凭着热爱和兴趣,制作了一大批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的根艺摆件。而由他带领一批根艺制作爱好者组织成立的“嘉州根艺工艺美术社”,也在这股激情的鼓荡下开张。然而,生活是现实的,美术社好景不长,没有见到根艺带来的利好,跟随杨玉冰学习制作根艺的学生,很快就心灰意冷的各奔东西。众人散去,只留下杨玉冰仰望那块他寄托希望的招牌而不舍。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当过伙食团团长的杨玉冰,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市场经营理念,他深知以自己的经济实力,要把根艺当玩票简直就是玩笑。为了让根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上,他暗下决心一定得弄到保障根艺追求的第一桶金。

1986年,杨玉冰首批根艺作品在峨眉山风景区租赁的店面以展销的形式面世。意想不到的是,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首批根艺作品倾巢一空,他卖的第一件作品《鹿鹤同春》居然卖到了38元钱,这在当时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市场的肯定奠定了杨玉冰以根艺为生的决心,为了专心致志于根艺研发,杨玉冰辞去校长之职,勇敢地把脚步迈向了根的世界。

幸运之神总是亲睐有准备的人,凭着对市场的敏感,杨玉冰箭指根艺的第一个目标是成都岷山饭店外的古董市场,以《根石家》为招牌的根艺作品的进驻,在古董市场掀起了小小的浪潮,光顾杨玉冰摊点的人来自国内外,尤其是旅居的华侨,常常欣喜于在杨玉冰的摊点处,能发现中国农耕文化的影子,他们留恋于春耕秋种的犁刀,感叹于在这里能带着祖国的根走,同时能带走祖国吉祥的气息。而成批的生产和生产规模化的组织,不光为杨玉冰之后的根书开发成就了经济基础,也为他之后与根书的磨合,练就了把控“根”的手工技巧,而真正催生根书出世的,还有得缘于一段陈年故事:

常常光顾杨玉冰店铺的台湾商人曾先生,想用全根雕的器具,打造成都第一座装饰奇特的茶楼,他早早的找到杨玉冰商量,想在茶楼全方位的应用根雕艺术作品。那时候,风靡中国的电视剧《红楼梦》正在热播,剧中那些用根制作的各式家俱早就吸引了杨玉冰,当这位台湾商人提出要求的时候,红楼梦剧中加之以往在古典连环画上看到的根雕家具的影像立刻涌现于杨玉冰的脑海。用半年的准备,杨玉冰完成了茶楼预订的各式根雕作品制作。抚摸着一件件古香古色、玲珑精巧的家俱器具,曾先生连连称赞杨玉冰心灵手巧。等茶楼装饰一新之后,曾先生深夜又打电话给杨玉冰:“杨兄的设计我啥都满意,只是每间茶房上挂的牌匾,如果是根做的,那就可称十全十美了,不知这件事杨兄能否让我如意?”

用根做字,杨玉冰早已做过,但只是做着玩玩而已,那些根做的字仅仅是形状上与字相似而已,以他二十多年笔耕不止的书法历练,他觉得“根字”和“根书”是有天壤之别的。想着自己一生最最崇拜的书法,会因为根的扭曲不到位而难以展示其美感时,他担心自己万一功力不够,荼毒了神圣的书法。

那一夜,杨玉冰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直到凌晨五点,睡不着的杨玉冰起床赶到制作工场,在一堆根里翻来找去,点、横、撇、捺、弯钩,第一次尝试用根组合字,弄得他一头汗水,却没有完成一个能令他满意的字来。下午,跑到工场看他准备的儿子,看到父亲用根做的“茶”字,连连说:“爸,不错、不错,很漂亮了。”

杨玉冰没有理睬儿子的肯定,在他眼里,用根做一个字容易,用根做一个配得上称之为书法的字很难……很难。至少,那天他做的几个字,没有一个让他满意。”

知道父亲在琢磨用根做字,儿子和女儿都觉得这是没事找事的自寻烦恼。但他们知道父亲的秉性,如果答应了人家,一定不会随便交差。转而求其次,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请求父亲不要那么较真,只要弄出几个字来就行。

杨玉冰说:“把根做到可称为书法,才算高人,我不会随随便便砸自己招牌的,这事你们俩别管,让我好好琢磨琢磨再说。”

那些天,杨玉冰把自己关在书房,先是把茶楼需要的牌匾用日常书法的草书写在纸上,然后对照着这些字的形态,开始认真地挑选近似的树根。当把根固定成一个个字之后,他又细细地琢磨这一笔一划之中的书法之美。然后再用雕刻刀慢慢地修整,一直修整到自己满意为止。

如果没有二十多年来,从楷书到行书再到草书的执着练习,如果没有天生性情中的飘逸豁达,杨玉冰不会让根幻化出草书的神韵。给茶楼做的十几个牌匾,整整耗费了杨玉冰两个多月的功夫,这两个多月他独自一人关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费心熬血地侍弄一个个根之精灵,临到可以定型时,他喊来儿子帮忙装框。直到今天,儿子想起当时父亲完工后的模样都想流泪。他眼里的父亲在短短的两个月中,形容消瘦了许多,不想剃去的胡须,混乱了杨玉冰以往的整洁,平时再忙再累也保持着干干净净的双手,因为和根的纠缠而布满裂痕,十个指甲缝里夹带着木油和根的黝黑,但精疲力尽的父亲,看着眼前的根书却目光如炬,眼里透着沉着自信的火花。

茶楼如期开业,兴奋不已的老板亲自手书了邀请函送到杨玉冰的手里,他说:“我在成都的第一炮,全靠先生的“根艺”成全,所以,这第一张请柬必得是给先生的,请务必亲临现场,一睹你根艺的风采。”

那是一个春天的早上,也是根书的春天。杨玉冰如约来到茶楼,意想不到的场景让他被自己所震惊。开业的现场,人们对茶楼的装修赞叹不已,那十几个用根书做成的牌匾,成了当天众目聚焦的亮点,只见现场拍照的镜头几乎全都对着那些用根书写的汉字,啧啧称奇的声音不绝于耳,更有知道这根书出自他手的参观者,拉着杨玉冰非要合影。茶楼老板在激动的人群中找到杨玉冰,拍着他的肩膀说:“兄弟,今天是我开张,也是你先生开业啊,我看根书恐怕要由你的手光大发扬了。”

自此,有着书法之大美,又集根之筋骨强力的根书经杨玉冰之手迸发出耀眼的光芒。而如何把书法之壮美用根的形势展现,却还在考验着杨玉冰,为了找到一种适合根书的材质,杨玉冰再回大山,他遍访了大大小小的深山丛林,就像是烈火练金一般,经他试验并淘汰的根木堆积起来足以称作山,而屈指算来,那些失败的作品已经不能用“百”作为计数单位。大浪淘沙、千锤百炼,杨玉冰在立志要做中国根书第一之后,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找到了契合他心意的树根。从此有着映山红、索玛花之称的杜鹃,溶入了他的生命。杜鹃花根韧柔如籐,强健如壮士肌理,其顽强而足以耐受岁月消磨的精神,更是和中国书法有着异曲同工的品格,认定杜鹃花根后,杨玉冰的根书带着他二十多年书法习练的心得走上征程。

1996年,开辟上海市场的女儿杨小燕带着父亲亲自挑选的两幅根书作品《福》、《寿》,奔赴中国最顶级的艺术品市场。临行前,杨玉冰特地叮嘱:“这幅作品不可作为卖品,只能作为店面的展示,我只想让它站在大上海的窗口,让过往的人评点一下根书的存在价值。”但是,事与愿为,这两幅作品还在店面装修的过程中,就被路过的人一眼相中,来人志在必得地要求杨小燕务必成全他获取的意愿,而任性的小燕偏偏要坚守父亲的旨意,在实在难以推诿时,小燕想以高价婉拒,于是开玩笑地说:“这两个字出价一万元、八千元,没有商量的余地。”想不到的是,对方听说这个价格,竟然毫不犹豫的当场拿出钱来说:“这个价格,我要了。”

上海,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中国最开阔的对外窗口,四川来的《根石家》,竟然能在未开业时就做了笔一字千金的买卖,这个消息当天就引起了轰动。而那个时候,千里之外的杨玉冰根本不知道自己创造了什么,接到女儿报喜的电话,他居然断定是调皮的女儿在拿自己开心。

是啊,诗书得意不过字值千金,得知根书如此受人追捧,杨玉冰自然开心,然而,这个忧患意识强于常人的汉子,仍然心有余悸的觉得这是他人的高看。他总结自己的创作,谦虚地说:“论书法,我只是个认真临摹的好学者,论根艺,我也只是个观型而善用的大自然的知音。我无非是巧妙地把两种技艺融会贯通而已,怎么就会产生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

的确,历史是被不满现状的人推动着前进的,杨玉冰的不满足也正是他步步青云的动力。因为有根书的参与,《根石家》在上海、北京的展卖,总是优于其它根雕艺术品店,根书进入市场后的最大拥戴者,几乎都是对中国书法热爱的人们,尤其是海外的华人,对于这种用祖国的根做成的祖国的“字”,更是情深意长的留恋。到杨玉冰《根石家》选购根书的人络绎不绝,来者中很多港台名人和韩国、日本的游客,他们的慷慨解囊,到了最后根书供不应求的地步,而中央电视台七套频道《致富经》栏目记者吴兴民给杨玉冰做的专题报道,一夜之间让根书的魅力名扬万里。2006年,清华大学慕名邀请杨玉冰给大学生们讲根书制作,接到女儿的电话通知时,杨玉冰再次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遥想当年和父亲于昏黄灯下的约定,他清楚的记得那个晚上,自己一本本整理高中的课本,依依不舍地把黄帆布做成的书包挂在墙上的时刻。那个晚上他躲在被窝里欲哭无泪,只知道从此课堂与自己再无交集,老师、同学、乡村中学的黑板,还有一张张油印的试卷将与自己渐行渐远,他真的是做梦也想不到,高中都没有念完的自己,有一天会登上大学的讲堂,而这所大学恰恰又是中国学府宝塔上的明珠。

2006年的春风,把川南平原的一把根,带上神圣的殿堂,杨玉冰关于“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创新”的根书讲座,以别开生面的形势吸引了上千的学子,他用神奇的变形,把带有灵气的树根,盘结成一颗颗有着书法形势美的字句,让中国书法以另一种呈现,更显得肌理强健。讲座结束后,杨玉冰被提问的学生们围着不放,对于树根的神奇变化,学生们好奇的是制作工艺的程序,而杨玉冰则告诉他们:“工艺只是变形的手段,而书法和根艺的结合,是对书法理解之后的升华。”这一次讲座,使一门看似乡土气息浓郁的技艺,成为登上国之礼遇的瑰宝,接踵而至,杨玉冰被中国文化部乡土艺术协会评为“中国乡土艺术大师”;2007年8月,在中国根艺艺术展上,杨玉冰的根书精品被评为中国根艺最高奖项“刘开渠金奖”;2009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礼品展会上,由北京国信嘉诚公司出资200万元,购买了杨玉冰精心创作的规格为90×220厘米的“中国艺术家协会”牌匾,现场捐给中国艺术家协会,以支持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2010年,杨玉冰的根书“道”拍卖出了20万元的价格。一步一步,根书作为中国国粹“书法”的别样品种,引起海内外关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等国际级馆会相继收藏了杨玉冰的作品,而一些部门和大型商业集团,也把根书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商业大鳄。

2008年,中国的另一所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之名义邀请杨玉冰前往讲学。当杨玉冰就“怎样振兴和发展我国传统民间工艺――根艺”和他眼里的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任重道远的感受一次次擂响他心中的战鼓,那一刻,他给自己定下的艰巨任务就是担当起根书在中华大地传承和发扬任务。杨玉冰说:“既然,老天挑选我作为开掘这门技艺到至深的第一人,从今后我将让这门技艺光耀中华大地。”

连续几年携带着根书作品,在韩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巡展之后,2014年8月,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杨玉冰应邀带着他的根书在法国克洛吕斯城堡•达芬奇博物馆举行巡展,最终实现了中国书法和《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握手。

自此后,杨玉冰自感完成了中国根书向世界张扬神奇魅力的历史任务,萌生了落叶归根的念头。他不满足于仅仅是张扬了自己的个性,仅仅是利用艺术的收获从事了一些社会福利,投桃报李的传统道德观念,让他渴望用文化还报上天的恩赐。2002年,杨玉冰把市场留在沿海城市,将创作基地迁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回到根书最初起步的原点,在这里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根书博物馆,把关于根和中国书法结缘的故事由此传扬。

2014年的乐山,这个曾经骄傲于苏东坡和郭沫若的土地,张开它绿色的怀抱拥抱有着沉香气息的“根书”。由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由杨玉冰出资建造的我国首座根书艺术博物馆于2014年在乐山市五通桥区风景秀丽的菩提山下揭幕。

年过半百,立于烈烈秋风,看金黄的硕果满技,杨玉冰内心的吟颂是家乡的小调,他说:“根是大自然的馈赠,书法是传统的延续,我只是被上天选中的文化使者,希望在有生之年,让这根之舞蹈成为大地的欢歌,希望中华五千年的翰墨长河里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追逐根书这朵浪花”。

四川省文联、四川省社科联分别授予“杨玉冰根书艺术创作培训基地”“根书艺术普及基地”,这个基地将联手成都市泡桐树中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韩国韩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国根书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也吸引更多艺术爱好者开启他们的根书游学之旅。在电子时代,人们因便捷而亲睐于五笔或是拼音输入集结文字,书法这门技艺成了拾回文明历史的桥梁,而发扬光大书法的根书,更因链接着大自然和中华文明的精髓而极需要像杨玉冰这样的人担当传扬的重任。

菩提山下,根在蜿蜒中舒展精、气、神!

翰墨案头,他在用根吟唱天生我材!

之于文明和文化的传承,我们……谢谢杨玉冰!

作者:向响作者简介:

向响,中国戏剧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特聘创作员。创作了四川省文化厅首批出资签约编剧出版长篇小说《有女唐唐》、参与改编的35级电视连续剧《人间风雨情》等作品。

责任编辑:麦穗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的价值判断。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15中国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国际艺术文献译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域名:www.artmmm.net www.artmmm.cn www.artmmm.com.cn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仁和古玩城邮编:100050
电话:010-52830979 010-52830576 邮箱:artmmm@126.com NO.1@artmmm.com.cn QQ:859310482
信息产业部备案:京ICP备13029211号

页面执行时间:609.37500 毫秒